直升机自旋着陆——为何不采取跳伞应急避险 |
直升机为何不采取跳伞应急避险 |
当直升机机体在空中失去动力开始急速下降时,主旋翼相当于是一把大降落伞,通常是自旋机动状态(autorotation),在一定程度上比跳伞更安全。因为空气带动主旋翼被动旋转,临近落地的一瞬猛地一拉,瞬间加大主旋翼螺距(collective pitch),借助被动旋转的旋翼产生短时间升力,将主旋翼旋转的动能瞬间转化为拉力,进而实现安全落地。 |
直升机初学者在发动机突然停车、尾桨传动操纵系统出现故障、陀螺坏掉、空中没油等一系列的导致摔机的问题出现后,自旋着陆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自救动作,同时准确完成自救动作,也可节省修理、配件的费用。 |
多年来,自旋着陆一直是F3C比赛必飞动作,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表演动作。 |
针对直升机抗毁思路的不同,直升机设计也有所不同,例如美国就倾向于用结实的机构保证坠毁后人员的安全,而俄罗斯则研制生产了符合直升机火箭弹射跳伞机型。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此类直升机仅有KA-50和KA-52并不普及,相对参考价值较低。 |
避险系统的设计要求是足够简单、方便、可靠,适合迅速决断,但也必须满足几个重要条件: |
一、高度。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,当机体在空中失去动力后,下落过程中主旋翼就没有足够的被动旋转的动能,那么最后临近落地的瞬间也就无法转换为足够的升力,从而导致坠机; |
二、姿态调整。当机体在空中失去动力后快速下降时,如果机体出现翻滚或尾翼受损盘旋,会直接导致主旋翼转速降低,影响拉起的质量,还使得机体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出现脱出稳态自旋,陷入完全失控局面; |
三、拉起时机。飞行员操纵技术功力深厚直接影响了应激处理效果,拉早了造成升力浪费,可能造成因高度不足的再次实施另一次自旋机动,面临硬着陆; |
拉晚了,短时间内的垂直下落与坠机无疑。 |
四、总距杆操纵杆。面对事故,硬件质量是主管重要的,如果在困境中总距杆操纵杆还失灵或损坏,意味着丧失救命稻草,应急措施也无法作为。 |
【上一篇:RAH-66直升机 】
【下一篇:直升机机身结构分段图】